朝聞道,夕死可矣?
新學期過去一個多月了,在和學生互動過程中不免有些感觸。
給大二學生上專業基礎課,開課之初向輔導員瞭解了下班裡的學情,在記分冊上做了標記。上週線上自學後隨堂測試,結果和之前瞭解的情況不是很相符。當然,這只是一次自學測試結果,可能說明不了什麼問題,但是結合學生和我的互動,感覺還是有點意思的。
有個學生課後問能不能參加我的大創項目。因為一個學生同時只能參加一個項目,我就問他大一沒有申請參加嗎?學生說因為個人的原因之前沒有組隊也沒有參隊。這個學生的測試成績在班裡頭部,他的名字旁邊是大一學情的另一種標記。這讓我想起了上學期的一個學生。
這個學生在課後找我聊了好幾次。當時他的困惑點是他親戚家的哥哥某頭部985沒考上研,還二戰不行要三戰的,就覺得985考研都很卷,在我們這樣的大學就算努力了,也不會有啥好結果。
我說,你只看到了985幾次考研都沒上岸,知道他大學四年都是什麼學習狀態嗎?他老實回答不知道。我跟他說自己遇到的一個類似的例子:大學同學託我問問在我們學校上到大三的侄子能不能保研、入黨,一經瞭解才知道這孩子欠了足夠多到試讀程度的學分,學院已經通知家長了。可是家長還替孩子做著保研、入黨的美夢呢。這樣的孩子在鄉里鄉親那裡也是別人家的孩子呀,就很能人造成211大學學風不好、學習無用的印象。
我跟他說,你既然不滿足於平凡,那就多看看好的,別光往下看。於是就手給他舉了本校N多的學長學姐被北大推免錄取為碩士或直博生的例子。他表示大為震撼,問我這些學長們有沒有經驗可以傳授。
我說,具體的經驗是否有益可能在於是否合乎自己的學涯規劃。這些學長學姐大多在進入大學之初就樹立了到自己喜愛的學科最好的學校讀研讀博的目標,即在明確專業方向的前提下以繼續深造為目標的學涯規劃。
他表示有點明白了:必須有屬於自己的學業規劃,然後朝著這個方向往前走,不斷地努力,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您是這個意思嗎?我說是。接著跟他說:如果暫時沒有明確的專業方向目標,就全力以赴地把在學專業學好,把有助於評獎、有助於推免的資格爭取到手,把三年後的選擇權攥在自己手裡。
學生說自己大一時太放浪形骸了,浪費了一年的時間,現在感覺到了自己的荒唐,也產生了很多的危機感,必須得趕緊迷途知返棄暗投明了。我鼓勵他現在開始努力也很好,只要開始行動,持之以恆,就會有收穫。他開心地表示一定會努力的。
後來他又當面或微信問過我很多次學習上和學涯規劃上的問題,光微信聊天記錄就不下百條。課程過半後另一位老師接手,期末試卷也是這位老師批的,跟我說這個學生的卷子幾乎沒處扣分,最後給他打了自己任教以來的卷面最高分99.5。
年輕時少有沒過困惑和迷茫的。撥開迷霧,走出困惑,就成長了一大步。這兩個學生算是走出了大一的困頓,相信遲早他們會發出自己想要的光。
想起那個人分三種的說法: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這雖不免殘酷,卻是客觀的。還有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是安慰人和自我安慰的。
聞道和行道之間就是對知行合一的追求。
畢竟,光陰似箭,生命短暫。就譬如二年級開始起步,四年的臺階,已經晚上一級了,甚至像掛科不能保研這樣的遺憾只能是遺憾了。所以還是儘可能避坑,早聞道,早踐行,提高效率,活出精彩。已經過去的,不論好壞都是歷史。略感安慰的是,能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教訓,再壞的歷史也有了價值。更好的地,人生不僅有長度,更有高度和寬度。
年輕時一腔熱血,多喜意氣風發,輕鬆瀟灑,不屑於甚至羞恥於努力爬坡時笨拙甚至不雅的姿態;或者只顧著一個既定的目標,不屑於或者不知道要實現這個目標還需要別的成績和成果作為輔助。殊不知,理想是否能夠實現,也是有馬太效應的。
因著某個成果或者成績得到一個榮譽,就會因這個榮譽得到新的、甚至更高層次的榮譽,這兩個榮譽又會帶來新的、更高層次的榮譽......就這樣每一個看上不去不起眼的成果和成績的不斷累加讓我們實現一個個小目標,站的越來越高,看到更高更遠的地方,走過去,站上去。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每一步都算數。
唉 ,我也自覺囉嗦,時常自哂是佔了當老師的便宜才能說這麼多,因為學生不敢像我兒子那樣聽的不耐煩扭頭就走。有時又會覺得他們比我兒子有福:萬一能從這些囉嗦裡受益一兩句,也就沒白聽。
歡迎關注,感謝點贊、在看和分享~
-
寫真埗 | 𝐁𝐑𝐎𝐎𝐊𝐄 𝐃𝐈𝐃𝐎𝐍𝐀𝐓𝐎
BIOb.1990NY, America DiDonato 為肯特州立大學新聞攝影專業的學生,在其後的職業生涯中,她開發了一套個人作品,其作品旨在質疑由攝影媒介引出的現實主義概念。她的圖像都是由視覺扭曲的反常景象組成的生活場景,且作品色彩基調都能讓你沉浸在
-
適度維持大學入學競爭程度 減少世代教育機會不均
今年文憑試的結果已經出爐,在50,064名考生當中,考獲入讀大學的最低門檻成績,即四個核心科目分別取得3級及2級,加上最少一科選修科2級的學生達17,000人。由於教資會的資助大學學額數量沒有按照每年參與文憑試考生人數及符合最低入學資格的考生人數而作出調整,在扣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