膕動脈瘤
不是腳部衰老,而是疾病信號?腳部出現5種異樣,或是身體拉警報
劉奶奶今年72歲,身材微胖,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平時一直吃藥控制。為了養生,劉奶奶每天早上都去公園鍛鍊身體。
前天早上,劉奶奶鍛鍊後想拉腿,發現右腳怎麼也抬不起來,於是她捲起褲子檢查腿腳,發現右腳上有一大片藍紫色淤青,嚇了一跳。
到醫院後,醫生安排劉奶奶做了血管彩超,隨後被確診為“膕動脈瘤”,並在右腳膕窩形成血栓。之所以有淤青,是因為血栓脫落,堵塞細小動脈。
幸運的是,劉奶奶及時發現病情,血栓堵塞不算嚴重,只要接受常規治療即可。

醫生表示,血栓的發生可能跟劉奶奶的高血壓和高血脂有關。許多疾病的徵兆可以體現在腳上,如果能及時注意,早發現早治療,有時真的能救命。
一、一半以上的人患有腳病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有一半以上的人患有腳病,其中成年人的患病率更是高達75%。
腳病高發主要跟三個方面有關。
首先,人們對於腳部衛生和護理不夠重視,有些人經常不洗腳,一雙襪子穿幾天;其次,與穿高跟鞋有關,雙腳無法得到放鬆,進而導致過敏、足癬、足底筋膜炎、關節畸形等疾病。
最後,是人們缺乏腳部保健意識,對一些症狀沒有重視,等嚴重時才就診,錯過時機。

二、發現腳變長變寬,是足部衰老的開始
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腳有變長變寬嗎?這可能是衰老的跡象。
有調查指出,與年輕時相比,55.1%的老年人的腳變長了,67.4%的老年人的腳變寬了。除了腳部形態改變,老年人的步態也有變化,39%的老人步態不正常,例如外八、走路速度忽快忽慢等,更容易導致摔倒。
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唐康來表示,超過七成的老人腳病是衰老引起的退行性病變,包括足底脂肪墊變薄、拇外翻、韌帶鬆弛、足弓塌陷等。

三、腳部有些變化並非衰老,與疾病有關
如果腳部出現以下症狀,就要當心,可能是健康正在拉警報。
1、腳部痠痛
大部分腳痠是過度勞累導致的,但也可能是疾病引起,包括腰椎間盤突出、下肢動脈硬化、下肢靜脈曲張、糖尿病足、扁平足等,如果休息後無法緩解,建議及時檢查。
- 腰椎間盤突出:腰痛是首要症狀,但如果刺激到神經根,可能引發腳麻、腳痠;
- 下肢動脈硬化:常見症狀是腿部發涼、腳部痠痛、乏力,長期如此很可能導致腳部皮膚變薄、腿部變細、汗毛脫落等症狀;
- 糖尿病足: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之一,走路時有酸脹疼痛感,需要停下來,還可能出現肌肉萎縮、足部畸形;
- 扁平足:患者的足弓張力不足,走路時更容易腳痠。即使是正常足弓的人,一旦足弓出現勞損、韌帶鬆弛,也會容易腳痠。

2、腳麻疼涼
腳部發麻、發疼和發涼,可能是糖尿病足導致的。糖尿病足會加重局部血管狹窄,尤其是肢體遠端血管。當天氣轉涼時,血管狹窄和血液運行不暢會導致雙腳發涼、麻木和疼痛,嚴重時,還可能在夜間發生劇烈疼痛,需要服用止痛藥緩解。
3、腳面腫脹
導致腳面腫脹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靜脈曲張、妊娠、心臟衰竭等。例如,當心髒瓣膜不能正常關閉時,常見症狀就包括腳面腫脹。另外,與心臟疾病相關的腳部腫脹常伴有呼吸短促、乏力等症狀。
4、腳後跟疼
如果經常腳後跟疼,尤其是走路或用手按壓時疼痛感更明顯,則可能是患有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是位於足弓下方的一層彈力膜,用於支撐足弓、維持足弓高度。當足底筋膜受到反覆拉扯時,可能導致足底筋膜勞損或慢性炎症。

5、腳變成紫黑色
腳部變成紫黑色,與下肢動脈栓塞有關,可導致血流中斷,肢體急性缺血,紫黑色說明缺血時間較長,會增加重要併發症和截肢風險,需要進行緊急手術治療。
四、老人護足講究“三部曲”
想讓腳部更健康,預防腳部疾病,老年人要做好足部的保健。
- 穿對鞋子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足踝外科中心主任胡勇指出,老年人選鞋要注意三點:
一是要適時,老年人下肢血管可能狹窄和閉塞,要根據季節選擇合適的鞋款,例如夏天要通氣,冬天要保暖;
二是鞋底不要太軟,老年人腳底的脂肪層較薄,如果鞋底過薄、過軟,可能導致走路不穩,容易摔跤,因此要選軟硬適中、可以防滑的;
三是要方便穿,如果鞋子要繫鞋帶,老人蹲下、彎腰會比較費力,還可能導致血壓不穩,鞋帶脫落也可能讓老人摔倒。

- 護腳泡腳
老年人的足部血液循環較差,神經功能衰退,一旦出現小損傷,就可能導致更大的隱患。老年人可以通過泡腳來護腳,但部分老年人患有基礎病,尤其是糖尿病和動脈硬化,泡腳時要注意水溫,儘量控制在38℃-40℃,時間不超過20分鐘。
- 出行運動
適當走動、鍛鍊對腳部健康有諸多好處。但老年人在運動時要注意安全,選擇適合的方式,如果患有糖尿病足、平足症、腳跟痛,就不適合踩鵝卵石。
俗話說,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通過腳部變化知疾病的同時,我們也要愛護它,你學會了嗎?
#健康2022##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雙腳是全身疾病“放大鏡”,13個症狀千萬別忽視.生命時報,2016-03-03
[2]近七成老人腳會變寬.健康時報,2020-01-03
[3]穿人字拖、長時間暴走……這些“傷”腳行為要避免.廣州日報,2019-05-0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
老人腿腳腫不消退,或與5種疾病有關,不是小毛病,別忽視了
腳腫是老年人常見的症狀,尤其是在長時間站立、走路之後,或是飲食過鹹,都可能出現這一症狀,不過,這類腳腫在適當的休息或調整飲食之後會很快恢復正常。但也有一些老年人腳腫的症狀比較嚴重,甚至可伴有疼痛感,且持續很長時間也不消退,這很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徵兆,要引起重視。那麼,
-
湘潭市中醫醫院:為高齡血管閉塞患者保住下肢
湘潭在線8月24日訊(楊小為)近日,一名84歲的老人給湘潭市中醫醫院內一科(七病室)送來一面印有“醫術精湛傳四方,醫德高尚暖人心”的錦旗,感謝科室醫護人員通過精湛技術治好了他的疾病,保住了他的下肢。這位老人患有下肢血管閉塞合併足趾潰瘍,特別是一些足趾間已經潰爛缺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