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正文
成釉細胞瘤
《醫案》之《被“吃”掉的下巴》
鄉村季風農業家2018-05-13 12:10:31104
主治醫生介紹
本期病例主診醫師來慶國,山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口腔頜面外科主任醫師,擅長唇顎裂畸形、重症頜面創傷、頸部腫瘤的外科治療,以及應用顯微外科技術對口腔頜面部缺損的修復重建。
主治醫生有話說:
一. 問:什麼是成釉細胞瘤?
答:
成釉細胞瘤是常見的牙源性上皮性良性腫瘤之一,生長緩慢,但有局部侵襲性,如切除不徹底,複發率很高,但基本上無轉移傾向。腫瘤來源於成釉器或牙板的殘餘上皮,或牙周組織中的上皮剩餘,發生於頜骨以外的成釉細胞瘤,可能由於口腔黏膜基底細胞或上皮異位發展而來。另有極少數可發生於脛骨或腦垂體內。
二、問:傳統的修復下頜骨手術,有哪幾種方案?
答:
第一種方案是從人體的小腿處取骨頭,將腓骨移植到下頜處。第二種方案是從人體的大胯處取髂骨。缺點是這個地方的血管很細,移植後連接血管非常困難,成功率只有5%,可以說手術風險性極大。而且將髂骨摘掉以後,會在腰部留下很大的凹陷缺損,隨著年齡增長,凹陷部位也會越來越明顯。
《 一切為了群眾》週日特別板塊
首播時間:每週日晚18:30分
重播時間:次日早6點30分
-
自體脂肪填充效果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
求美者選擇自體脂肪填充面部,意在塑造出飽滿的臉型,使臉部像少女一樣充滿活力生機。但並非所有的填充,一次就可以達到求美者心中的預期。理想的自體脂肪填充效果,受到諸多因素影響。面部填充目前常用玻尿酸和自體脂肪作為填充物。其中,因為自體脂肪是從求美者自身脂肪較豐厚的部位(
-
瑞意前行|晚期乙狀結直腸癌交界癌肝轉移的診治分享
結直腸癌肝轉移一直是臨床治療中的一大難點,患者預後不佳。瑞戈非尼作為指南推薦的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三線治療藥物,近年來在結直腸癌肝轉移領域取得了諸多突破,改寫臨床治療格局。本文將分享一例乙狀結腸癌肝轉移病例,旨在為臨床醫生分享診療經驗。病例提供者崔靈芝、孫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