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冠後身體好好壞壞?其實是這個東西在作怪!

大家好,我是素問王玉琦醫生。
上週有一位患者李女士,她主要是因新冠後遺症前來調理。她主訴很有意思,她說人家後遺症只有一樣兩樣,我好像把所有後遺症都得了個遍。頭痛頭暈、胃口也不好、心悸,失眠,月經也不正常,從來不痛經的人這次還痛經,什麼都有。

我仔細詢問了她的病史發現,她最主要的是疼痛問題,而且疼痛散在全身各處,有時發頭,有時頸腰椎,來月經時為痛經,累了之後就心痛。
上週公眾號有文章列舉了新冠後的各類後遺症狀,我們發現這些症狀也是雜七雜八,各個系統都沒放過。

所以說,新冠不是個肺炎麼,怎麼會出現這種全身症狀?
從中醫上來看,這個問題並不難解決,主要還是瘀血在作怪。瘀血致病相當廣泛,其臨床表現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異。
瘀阻於心,可見心悸、胸悶心痛、口唇指甲青紫;
瘀阻於肺,可見胸痛、咳血;
瘀阻胃腸,可見反胃噁心,疼痛;
瘀阻於肝,可見脅痛痞塊;
瘀阻胞宮,可見少腹疼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經色紫色成塊,或見崩漏;
瘀阻於皮膚,可見皮膚乾燥,瘙癢。
這就很好解釋了,為什麼新冠後大家的症狀會如此的多種多樣。瘀血堵到哪裡,哪裡就容易出現問題。
下面來看看新冠致瘀的成因:
1. 氣血損耗
氣分陰陽,是推動和調控血液運行的動力,氣虛則運血無力,陽虛則脈道失於溫通而滯澀,陰虛則脈道失於柔潤而僵化。津血同源互化,津液虧虛,無以充血則血脈不利。因此,氣與津液的虧損,亦能引起血液運行不暢,導致血液在體內某些部位停積而成瘀血。
新冠表現為發熱,往往灼傷陰液,氣陰不足。熱迫血妄行,流竄於脈外。
2. 血寒致瘀
血得熱則行,得寒則凝。若外感寒邪,入於血脈,或陰寒內盛,血脈攣縮,則血液凝澀而運行不暢,導致血液在體內某些部位瘀積不散,形成瘀血。如《靈樞·癰疽》說:“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醫林改錯·積塊》說:“血受寒則凝結成塊。”

新冠總體上來說還是外感風寒為主,受寒是主要誘因和表現。
3. 血熱致瘀
外感火熱邪氣,或體內陽盛化火,入舍於血,血熱互結,煎灼血中津液,使血液黏稠而運行不暢;或熱灼脈絡,迫血妄行導致內出血,以致血液壅滯於體內某些部位而不散而成瘀血。如《醫林改錯·積塊》說:“血受熱則煎熬成塊”。
這種情況尤其是那些免疫系統殺瘋了的朋友,他們在康復後極易出現因血熱致血行脈外而瘀。
結合舌苔脈象,我給李女士開了血府逐瘀湯加黃芩,牡丹皮等清虛熱藥物。
如上文所述,瘀血主要是因氣血虛弱,氣不能運,所以活血化瘀治標,補氣養血治本。
補氣養血聖品——阿膠,當仁不讓。

阿膠在臨床用途廣泛:
治肺熱陰虛,燥咳痰少,咽喉乾燥,痰中帶血,常配牛蒡子、杏仁等同用,如補肺阿膠湯(《小兒藥證直訣》)。
治燥邪傷肺,乾咳無痰,心煩口渴,鼻燥咽乾等,可與桑葉、杏仁、麥冬等同用,如清燥救肺湯(《醫門法律》)。
治熱病傷陰,腎水虧而心火亢,心煩不得眠,常與黃連、白芍等同用,如黃連阿膠湯(《傷寒論》)

去年臨床上有一位血虛失眠的患者,在服用一段時間阿膠之後,失眠情況改善並且在之後的隨訪表示未曾發作。
在我的建議下,李女士開始中藥和阿膠一起服用,第二次複診她就說疼痛有明顯好轉,體力也有恢復。我建議她堅持一段時間,吃到立春之後,會有很大幫助。
-
照海穴又叫漏陰穴,你知道為什麼嗎?
慢性咽炎是咽部的慢性炎症。病程一般情況下在3個月以上,主要表現咽部不適感、咽癢咽乾、咽中異物感、有的還會出現乾咳、噁心症狀,多數伴有輕微咽部疼痛。當生活中,遇到咽喉疼痛時,除了忌菸忌酒、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改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以外,不要忘記按揉這個穴位,這個穴位就是照
-
如果你身體有這4種表現 恭喜你,你的心臟很健康!
心臟健康心臟在人體的器官中佔有最重要的位置,它能夠幫助將血液運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來,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一旦心臟出現問題,對身體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在生活中要保護好心臟,心臟的健康與否就是人們最應該關注的事情。那麼心臟健康大多會有哪些特徵呢?NO.11.睡眠質量好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