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安醫大二附院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
日前,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電診斷科的馬蘭教授團隊意外發現一例左上肢導聯(LA)和左下肢導聯(LL)導聯反接,形成“交替性束支傳導阻滯”的心電圖假象病例,避免了患者植入起搏器治療。相關研究成果“Is It Really Alternating Bundle-Branch Block?”( 真的是交替性束支阻滯嗎?),近日刊發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 JAMA Internal Medicine(美國醫學會《內科學紀要》.IF 44.409)。該院副主任醫師王黎、 主治醫師段彩雲為共同第一作者,馬蘭為通訊作者。
該例 60 歲男性患者,因“右上腹不適十餘天”住院。超聲檢查提示存在肝臟多發低密度灶。患者既往有胃癌、冠心病病史。病程中,患者無胸悶、胸痛、黑朦及暈厥等症狀。入院後常規心電圖檢查顯示:完全性右束支阻滯伴左前分支阻滯 ;而第二次心電圖顯示:完全性右束支阻滯伴左後束支阻滯 。這些心電圖變化提示患者可能伴有交替性束支傳導阻滯。 在《2021 ESC心臟起搏和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指南》中,建議對交替性束支阻滯患者植入起搏器裝置。 然而,通過仔細比較前後兩份心電圖,發現在第二次心電圖檢查中,操作者誤將 LA/LL 導聯反接,導致心電圖產生了從左前分支阻滯到左後分支阻滯的變化,從而證實LA/LL導聯反接同樣可以形成“交替性束支傳導阻滯”的心電圖假象,而在這種情況下,患者是不需要安裝起搏器的。
王黎提醒心電工作者,LA/LL 導聯反接現象並不常見,且常常難以區分。在診斷為交替性束支傳導阻滯之前,必須仔細排除 LA/LL 導聯是否反轉。臨床醫生對該類患者做出安裝起搏器的診療決策前,也需首先排除 LA/LL 導聯反接的可能性。因為 LA/LL 導聯逆轉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影響後續的診斷和治療方向。
馬蘭教授表示,該病例的發現主要是由於科室醫生在日常工作中養成了仔細核對的良好習慣,通過患者前後心電圖對比,發現了實習生誤將導聯反接的情況。該病例的報道也指出了指南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和漏洞,對同類的臨床診療決策具有重大影響。
(顏理海)
-
新冠特效藥來了!有患者用後效果明顯
該聯合療法被列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抗病毒治療方案。(網頁截圖)2022年3月,該聯合療法獲國家衞健委批准納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用於治療輕型和普通型且伴有進展為重型(包括住院或死亡)高風險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新冠患者。首
-
商丘市中醫院心病二科手術團隊完成兩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治療
病例一:患者男性,76歲,因“反覆頭暈,乏力1年餘,再發1周”入住商丘市中醫院,曾在外院反覆住院治療未找到原因,一週前外院動態心電圖示:平均心率56次/分,最高心率76次/分,最慢心率36次/分。入商丘市中醫院心病二科後完善各項檢查後再結合病史,診斷“嚴重心臟變時功
相關文章
- 新冠特效藥來了!有患者用後效果明顯
- 商丘市中醫院心病二科手術團隊完成兩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治療
- 優YOUNG好醫聲 | 晚期結直腸癌全程管理病例演講——華南大區重磅來襲
- 影視界-融合之美——渝黔雙城論壇·腫瘤介入專場順利召開!
- 優YOUNG好醫聲|謀全局,重細節,晚期結直腸癌患者全程管理如何“步步為營”—晚期結直腸癌全程管理病例演講—魯豫鄂湘站精彩不斷
- 【彤心飛傳】JAMA Internal Medicine心電病例:當真是交替性束支阻滯嗎?
- 藥海擷英——抑制DOCK1可增強二甲雙胍的抗腫瘤效果
- 優YOUNG好醫聲 | 晚期結直腸癌全程管理病例演講——巴蜀雲浙站震撼來臨
- 今日縱然充滿阻滯 明日一切漸漸美麗
- 該預估好,還是壞?沒有辦法預估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