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溝腸桿菌感染
公共廁所裡的這兩樣東西,一個都別用

老爺們,在商場、車站、餐廳裡的公共廁所,是不是經常看到這兩樣東西:

很多人都喜歡用它們走套流程:
先用洗手液把手搓乾淨,再用烘手機吹乾。

這看著好像乾淨又方便,但今天我必須提醒大家:


這些洗手液表面看著人畜無害,但背後是你想象不到的髒。

央視財經《是真的嗎》欄目做過一次“公共場所洗手液調查”。
結果發現:很多商場、餐廳裡的洗手液細菌超標。

這是什麼概念?
洗手液已經不是洗手液,就是細菌培養基!!!

而像這樣的調查年年都有,年年結果都一樣。


問題來了,知道公共廁所裡的洗手液為啥普遍這麼髒嗎?
答案很簡單:一切都是商家為了省錢!

在銀川調查的10家餐廳、酒店中發現,廁所裡的洗手液普遍存在兩個情況:

也就是說,你在公共廁所用的藍*亮、立*,都是後加的、劣質的洗手液。
劣質洗手液本身就細菌超標,再一次次摻水的話,微生物會繁殖更快,造成二次汙染。
這種就是摻水比較嚴重的:

用這種洗手液,不僅手越洗越髒。
手上有傷口的話,很容易化膿感染。

要是傷口比較大,還可能導致菌毒血癥。
甚至有人洗完手摸臉,都爛臉了!



公共廁所的烘乾機一般分為兩種:

不論哪種,工作原理都是一樣的:

問題就在這,烘手機地處廁所,進風進的可是廁所的空氣啊!

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研究指出:
廁所的烘手機,會“吸入”衝廁時濺起的細菌和細菌孢子,再通過出風口吹出來。
這個細菌規模可不小!

這麼看還不夠震撼,還有更刺激的!
美國一大學生把培養皿放在廁所的烘手機下,吹了3分鐘:

這麼說吧,馬桶裡有啥細菌,烘乾機吸進去的一樣不差!

不僅如此!!!
還有人將有烘手機的公共廁所和沒烘手機的公共廁所,做了對照試驗。結果發現:


說白了,烘乾機就是把廁所所有的細菌收集起來,集中噴到你手上,甚至全身。
這麼多細菌,可夠你喝一壺的。
你可能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皮膚紅腫、糜爛、流膿;

可能被克雷伯氏菌感染傷口,嚴重可能引起敗血症;

可能被陰溝腸桿菌感染,導致嚴重的呼吸道感染;

另外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細菌,哪個都會讓你不好受。

而且,除了細菌感染之外,烘手機還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烘手機有些地方基本上裝完了就不會管了,不檢修、不維護,指不定哪天出點啥問題就被你趕上了。

綜上所述
在外面上完公共廁所,還是別用洗手液,別用烘手機了!
縱使在一些高檔的地方,有貨真價實的洗手液、不帶細菌的烘手機,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其實在外面:


就差不多了


博士一分鐘,姿勢漲不停
- 本期完 -
